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記者:陳嘉玲
編輯:鄭利鵬
來源:中經金融(ID:zhongjingyycj),資產界經授權發布。
《中國經營報》記者9月9日獨家獲悉,證監會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近日向各省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和風險處置工作的通知》(清整辦函〔2020〕14號)(以下簡稱“《通知》”)。
這是監管部門首次下發專門針對金交所清理整頓的文件。上述《通知》的全文內容在金交所業內傳開并引起熱議。
某受訪金交所行業人士說:“我們還沒見到紅頭文件。如果屬實,新政策對金交行業是致命的打擊。”南方地區某金交中心高管表示:“剛剛收到通知,正在研究和評估文件對業務的影響。”
本報記者多方采訪求證獲悉,該文件暫未下發至各家金交所,有的省份監管部門近期向轄內機構口頭傳達了監管要求。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通知》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不得與互聯網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等國家限制行業違規開展業務;不得新批設和新開業金交所;不得為異地企業發行產品;不得向社會個人投資者銷售或變相銷售產品;等等。
此外,金交所存量風險化解和清理整頓工作將延期至2021年6月底完成。
1.封堵違規輸血房企
被戲稱為金交所“生死之年”的2020年,更是房企的生死年。
而金交所清整新政之下,房企借道地方金交所融資,亦將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控。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通知》要求,金交所不得與互聯網金融企業、房地產等國家限制或有特定規范要求的企業(平臺),及融資性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違規開展業務。
監管部門指出,金交所要嚴守業務邊界。除此前相關文件提及的“不得違法從事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監管或禁止的金融業務”“不得為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相關產品提供規避投資范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之外,上述《通知》還特別提出,不得以登記、備案等名義參與其他機構違規發行和銷售金融產品等活動。
某地方金交所高管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按照上述監管要求,預計房地產企業、財富公司等機構的業務將受到巨大影響。
事實上,《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融資類額度緊張、信托“非標”萎縮的背景下,近期地方金交所備案發行的產品“火爆”,融資主體主要為地方城投平臺、房地產企業等。同時,市場上還出現多只投資單個房企或城投等融資主體公司債、金交所債權融資計劃、股交所可轉債的信托產品。
諸如上述提及的金交所債權類產品,通常先在金交所登記備案、掛牌轉讓資產后,再由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管理公司、有限合伙企業等第三方機構受讓,最后向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
“在金交所登記備案,是為了規避非法集資的風險。”一位業內人士此前透露,部分金交所則通過“場內掛牌、場外交易”的形式進行規避監管風險。(詳見本報2020年7月25日刊發的《非標融資變局:“金交所”工商注冊一年新增89家》)
“近一個時期,金交所產品的信用風險抬頭,部分金交所風險持續爆發,影響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金交所業內人士傳出的《通知》全文,監管部門認為,近年來,地方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在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等方面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但也存在盲目擴張、違規經營、監管不足、向個人投資者不當營銷等突出問題。
2.不得C端、異地展業
“我們目前還沒見到紅頭文件。如果屬實,新政策對金交所行業可謂是致命的打擊。”上述受訪金交所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根據新的監管要求,金交所異地展業、“先To B再To C”等操作方式,全部都不再可行了。
事實上,此前清整聯辦下發的多份監管文件都對金交所的業務模式、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展業范圍、風險化解等提出了要求。基于此前的監管文件,業內對合規標準達成了基本共識:直接融資類、收益權類等類資管產品不再開展;投資人可以是個人,但要根據資管新規要求,嚴格審查投資者資質;不能跨省展業……
值得注意的是,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監管政策和之前的文件有一些不同,監管要求也更具體細化。業內相傳的全文內容顯示,《通知》最后強調:“聯席會議此前印發的文件內容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投資者方面,監管要求金交所不得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或變相銷售產品。并且,既往已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產品,金交所要逐步清理。機構投資者不得通過匯集個人資金或為個人代持等方式規避個人投資者禁入規定。
“這意味著明確不能做C端業務。”東部地區某金交所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所在金交所此前已經逐步轉型,不再做面向個人的業務。
展業區域方面,除了要求金交所在所屬省內展業外,監管部門還列出諸多細化的要求。據本報記者了解,監管要求金交所的注冊地、實際經營地、服務器所在地應當保持一致;使用第三方云服務器的,服務器及業務數據應當存放在境內。金交所不得在注冊地以外省份設立子(分)公司、辦事處等展業機構,不得通過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等方式在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展業,不得為異地企業發行產品。已設立的異地展業機構應予撤銷,與異地產業合作機構簽訂的合作協議應予解除。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具體執行主要看各地監管部門的尺度。”有受訪人士告訴記者,早前監管就要求不能跨省展業,但除了江蘇省嚴格執行外,大部分省份仍可以異地展業。
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江蘇省地方金融局明確要求轄內所有企業、地方金融從業機構不得與省外金交所開展合作,并要求省內全面排查整治。彼時,江蘇省監管部門指出,相關產品的投資者大多在江蘇省,一旦出現兌付風險,屬地將面臨較大處置壓力。
3.清整工作延期半年
根據上述《通知》,監管部門將金交所監管責任壓實到金交所注冊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或其職能部門。
比如,發現異地金交所在本省區域內展業的,應通報對方省級人民政府或其職能部門。金交所存在異地展業情形的,由其注冊地省級人民政府或其職能部門按照屬地職責處置。
監管還首次提及嚴禁股東自融等公司治理問題。上述《通知》要求,審查金交所的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關鍵人員的資信、誠信記錄等情況。金交所不得代持股權,不得出租、出借資質牌照、讓渡實際經營權。并且,嚴防金交所的股東和管理層濫用控制權、經營權從事違法違規活動,嚴禁其利用金交所開展自融活動。
在實際監管上,金交所注冊地省級人民政府要實施穿透式監測監管,并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比如,摸清轄內金交所實際經營狀況、違規業務的真實規模、產品期限以及投資者結構等基本情況;加強對金交所日常監管、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督促金交所完善產品登記備案、發行銷售、代收代付資金、掛牌交易情況臺賬并向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備;金交所不得免除對相關產品的風險管理和合規審查責任。
除了重申“一省最多一家”的原則外,監管部門還強調,各地區不得新批設、新開業金交所(包括從異地遷址的金交所)。《通知》指出,堅決取締未取得省級政府批文或開業許可及擅自營業的金交所;名稱中帶“互聯網”字樣的或有互聯網平臺開設或控制的金交所,應當促成其有序退出。
針對前述提及的金交所和三方機構規避“非法集資”風險的模式,監管部門此次也給出重拳。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協同監管,加強金交所日常監管和風險處置工作的信息共享和監管協同,防止出現監管真空,積極配合金交所違規業務清理和風險化解等工作。必要時,請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或通過聯席會議辦公室請上述金融機構停止為相關金交所提供金融服務。發現涉嫌非法經營、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及時移送公安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此外,金交所存量風險化解和清理整頓工作將延期至2021年6月底完成。而根據去年7月份召開的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的要求,金交所存量風險化解應在2020年底前完成。彼時,全國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的債權類業務存量仍達8517億元,涉及約120萬名個人投資者。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資產界每日精選”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