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內幕君
來源:地產風聲(ID:fangshi488)
潘石屹是天水人,在一個叫潘集寨的村子度過童年。李亞鵬祖籍河南平頂山,生于烏魯木齊水磨溝區。
故鄉名字都帶一絲土味,除了這點,倆西北漢子的前半生沒啥交集。一個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下海經商修成地產圈大佬;一個叛逆張揚,誤打誤撞演戲,成為娛樂圈名角。
從前,大路朝前,各走一邊。后來,兩個人越走越近。潘石屹去地產化,演戲、主持、上綜藝;李亞鵬退出演藝界,買地、開發、賣房子。
如今,在娛樂圈,潘石屹比李亞鵬有流量,在地產圈,李亞鵬比潘石屹有膽量。
10月底,SOHO中國被爆560億甩賣資產,隨后討伐聲滔天。
“別讓潘石屹跑了,別讓潘石屹、張欣兩口子跑了。”
面對連綿的批斗,潘石屹只轉發了集團聲明:我司經常探討交易機會,但不知道要賣樓這事。
轉發時,潘石屹連一個字的評論都沒寫,然后繼續“帶貨”,推銷天水蘋果。
最近一年,能讓潘石屹親自忙活的大事,大概只有3.5件:當木工,把任志強帶入坑;發揚攝影愛好,給各路名人拍照;微博吆喝賣蘋果,一聲比一聲清脆。另外半件事是抽空上綜藝。
在《向往的生活》里,老潘給一群鴨子搭棚,傳授何炅拉鋸秘訣:鋸條要長,力道要輕。何炅回了一記彩虹屁:
早日有這樣的老師,我也能蓋起一座SOHO。
要不是這次“清倉甩賣”,大家都快忘了潘石屹是個地產商。不談樓市走向,也不拿地,這幾年的地產圈鮮有老潘身影,除了每年上演一次資產甩賣。
李亞鵬恰恰相反,2013年宣布息影后在地產圈頻頻出沒。
2013年,李亞鵬拿下麗江束河古鎮408畝地,但第一次地產嘗試兵敗收官。因為經營不善,2015年李亞鵬轉了項目51%的股權給陽光100。
出師未捷,李亞鵬沒有放棄地產夢。賣項目同年,他提出“中國文谷”品牌概念,設想將文化藝術資源嫁接到街區商業綜合體。
開發不行,輸出品牌總可以吧!
2017年,李亞鵬攜手金科,將第一個“中國文谷”項目落地鄭州。
上個月,李亞鵬再度做回開發商,旗下公司競得贛州4塊地,其中兩塊商業用地、兩塊商住用地,用地面積330畝,計劃開發第二個“中國文谷”,包括書院小鎮、藝術小鎮等業態,總投資60億左右。
也就是說,老江湖潘石屹在“去地產”,而新手李亞鵬渾身是膽,繼續all in。
好一出《人生呼叫轉移》。
打青春期開始,李亞鵬就一直想著經商。
大學期間,李亞鵬跟人合伙開廣告公司,當年很火的廣告語“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學習機”,據說是他的創意。
1993年,李亞鵬上大三,那個年代中國搖滾正狂熱。
蒼狼樂隊在蒙古創立,主唱叫騰格爾。
鮑家街43號樂隊在北京誕生,所有成員都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組建者叫汪峰。
飛樂隊在西安成立,主唱是許巍。
在他們之前,崔健、丁武、竇唯、何勇、張楚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
大半個中國,都在為搖滾樂躁動。社會轉型期,年輕人在希望和絕望的矛盾里掙扎,搖滾樂成了安放靈魂的避難所。
一位60后回憶起那時候,動情地說:“搖滾樂的節拍最接近心臟跳動,它提醒我還活著。”
而遠在西北的新疆,還沒開過現場演唱會,更別提搖滾樂。李亞鵬靈機一動,找來一堆贊助商,把唐朝、眼鏡蛇等樂隊請到烏魯木齊開演唱會。結果大獲成功,門票賣了15萬,李亞鵬賺到第一桶金4萬。
這是李亞鵬人生中第一個大單,也是最成功的一筆生意,往后20多年,他經常做一攤黃一攤。
1994年畢業后,他寫劇本拉投資,賠錢。
1999年,李亞鵬在舊金山拍戲,一閑下來就開始想商機,憑著3頁商業計劃書,拿到50萬美元風投,之后創辦一個叫“喜宴”的網站,提供線上線下婚禮服務。9個月后關門大吉。
同年創辦雜志《婚禮》,也是失敗收場。
2000年,李亞鵬投資800萬拍電視劇《海灘》,這次好點,不賺不賠。
2005年,斥資上千萬打造的上海夜店經營不善,之后轉給其它公司。
按照網友的說法:
李亞鵬沒有趙薇、黃曉明的頭腦,不是做生意的料,空有一顆做生意的心。
3
當年考上中戲是陰差陽錯。
1990年,李亞鵬的女友報考中戲,李亞鵬陪她上北京考試。沒想到女友偷偷替他報了名,騙他陪同進考場。
進入考場后他才知道被安排了,要表演。沒有文藝細菌的李亞鵬跳舞不會,演小品不會,轉身就想走。老師覺得他是來砸場的,問他:“你這么調皮,高考只有300分吧?”
李亞鵬說:500多分。
老師說,那你朗誦一首《靜夜思》總會吧,還給他示范了兩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一下把李亞鵬的好勝心點燃了,心想北京的老師也太小瞧人了,于是提氣朗誦了《滿江紅》。
那一年中戲招生不理想,主考官想從理工科補招一批學生,李亞鵬就這樣意外踏入演藝圈。
身高183cm、臉龐俊俏、氣質陽光,李亞鵬身上滿是偶像派演員的潛質。但他經常說自己不喜歡當演員。
1998年,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開播,主演李亞鵬和徐靜蕾瞬間迷倒萬千少男少女。連徐靜蕾也夸李亞鵬:“帥!人群中一眼就注意到的那種。”
2001年,李亞鵬獲得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觀眾最喜歡的演員”獎,2002年,獲得第二屆中國電視“十佳演員獎”首位。
當時,李亞鵬和陳坤、陸毅、黃磊并稱中國內地四大小生。
命運就喜歡捉弄人,喜歡的常常做不好,不喜歡的反而駕輕就熟。
2000年拍完《笑傲江湖》后,李亞鵬覺得演戲無趣。他跟經紀人說:
我想尋找人生方向。
“經商”念頭在他心里揮之不去。
一個有演員的潛質非要經商,一個有商人的潛質非要演戲。
在各自領域走紅后,潘石屹也和李亞鵬一樣,飄了。
2006年情人節,潘石屹出演的《阿司匹林》上映,這是他頭一回當演員,和梅婷演對手戲。
戲中,潘石屹扮演的李文卿中年離婚,迷茫于愛情,被女主一片阿司匹林打動。
潘石屹光滑的腦門和獨特的天水普通話一出,電影院里笑作一團。看著老公的滑稽表演,張欣也笑:明明是一土鱉,非要冒充海龜。
當年網友評價這部劇時說,梅婷很走心,潘石屹生硬的演技和出戲的外形很突兀。
他喝多了酒說“頭疼”,但一點兒也沒有頭疼的樣子。
憑借這部戲,潘石屹差點成為最佳男主角,提名來自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2010《路遙》、《語路計劃》
2012《拆彈專家》
2013《蘋果的滋味》、《我兒是朵奇葩》
2014《與夢想同行》
2016《一場霧霾引發的官司》、《青橙芒果咖啡》
2018《天水來的姑娘》
出演《我兒是朵奇葩》時,潘石屹直言自己演的還不錯,比蓋樓容易。主演宋丹丹順勢夸他:
你是蓋樓的人里最會演戲的,演戲里最會蓋樓的。
那年李亞鵬剛踏入地產圈,要是早那么幾年,宋丹丹也不好意思這么夸了。李亞鵬搞地產不行,但演技輕松吊打潘石屹。
也許是人生太順了,這兩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他倆不擅長的恰好是彼此擅長的。
2013年,李亞鵬高調宣布進軍商業地產,旗下公司中書控股計劃砸35億元,在麗江束河古鎮開發「雪山藝術小鎮」。按規劃,項目包括雪山書院酒店、雪山別墅、亞洲青年藝術現場。
項目發售時,李亞鵬自己上陣扮演銷售,手拿激光筆站在沙盤前,給各路好友推介彩云之南的豪宅。
那時候,置業顧問逢客戶便說:楊坤、趙薇、李宗盛、謝娜、那英、高圓圓都買了我們的房子。
第一次當開發商,李亞鵬很賣力。
為了讓別墅的園林景觀達到極致,他從北京運來八棱海棠,一棵樹光運費就要5000元。又從四川郫縣運來茶花,據說王菲喜歡。
不當演員了,李亞鵬徹底釋放自己,敢花錢,也敢畫大餅。進軍麗江后,他表示未來還要布局北京、南京、成都、揚州。潘石屹的好基友任志強評論:看來地產界又多了一股力量。
話音落下沒多久,雪山項目就因虧損賣了51%的股權,接盤李亞鵬的是潘石屹的好兄弟易小迪, 萬通六君子之一。
2015年地產中國論壇上,中書控股總經理施寶成深刻反省:
買過房子不代表就會造房子。
用他的話說,在房地產開發環節,中書沒有有優勢,堅決不再碰不擅長的事。中書要做中國文化產業資源的整合商,給開發商提供軟實力,成為房地產內容增值的供應方。
為此,大老板李亞鵬帶著中書一幫高管,跑去順德見莫斌,渴望向碧桂園輸出這種“軟實力”。
兩人聊得很嗨,李亞鵬帶來文化地產概念,讓莫斌耳目一新,當場激動地說:我們一定要合作。
說完正事后,莫斌與李亞鵬在楊國強的墨寶前合了個影。背后畫框裱著洋洋灑灑的7個大字:
乘風破浪正此時。
然后,碧桂園成了宇宙第一房企,李亞鵬就沒有然后了。
混地產圈,李亞鵬其實最該學習潘石屹。潘石屹的經商精髓,其實李亞鵬是熟悉的,就一個字“演”。在地產界,我們管它叫包裝。
當年SOHO現代城幾十個銷售人員被對手挖跑,外面都在傳SOHO現代城已經垮了,慫恿客戶趕緊退房。
潘石屹光滑的腦門前靈光一現,借力反擊。一封《現代城的四個銷售副總監被高薪挖跑了!》的信以廣告形式登上北京各大主流媒體,事件迅速發酵,成為年度地產最大新聞。
被推上輿論風口,SOHO現代城反而因禍得福,名聲大振后銷售異常火爆,到1999年底銷售額達到18.9億,超過同期大多數房企全年的銷售額。
那時現代城樣板房出來后,小潘熱情邀請老任參觀,希望大炮美言幾句。
任志強回到家后提筆寫了一份萬言書,指出樣板房中的設計缺陷。任志強的秘書把信傳真給潘石屹,順便給一同參觀的記者傳了一份。第二天負面新聞滿天飛。
潘石屹迅速回信,稱創新是需要勇氣的。不但逐一回應質疑,還大談地產創新。一時間地產界、建筑界、學術界以及媒體圍觀討論,潘石屹省掉了一大筆公關費,還打響了項目名聲。
所以圈內人評論老潘,有一個高度共識:你可以不喜歡他,但必須承認他的成功,你可以說他的房子丑,但人家都賣出去了。
用任志強的話總結就是,潘石屹,天生的二道販子。
2005年那會,在京城媒體人眼中,潘石屹是最容易采訪的大老板。
“約他采訪都會答應,只要他有時間。”
像鄰家大叔一樣,老潘跟各路媒體一遍遍嘮嗑他的童年、創業史、三觀、熱門話題。
這十幾年來,寫博客、發微博、出書、演戲、做主持、上綜藝、辦攝影展,潘石屹一直在保持高曝光率。就算SOHO中國業績下滑,明星潘石屹也能把它拉回公眾視野。
有人不懂他,批評他:一個地產商上竄下跳,跟小燕子似的。
自絕于娛樂圈的李亞鵬,很難重演昨日的潘石屹。李亞鵬最近一次上娛樂頭條,還是因為現女友街頭唱歌,網友驚呼長得真像王菲,送上熱搜。
有一點,李亞鵬比潘石屹厲害。
2015年麗江項目轉讓時,公司參股股東「北京泰和友聯」放棄最初的股份認購權利,選擇4000萬元到期債券作為固定收益。
但李亞鵬沒錢還。
圍繞這4000萬,雙方打了4年官司,此前的一審、二審李亞鵬方均敗訴。現在開始進入重審階段
11月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召開重審庭前會議,李亞鵬方說原告是敲詐勒索。
原告的律師跟媒體說,認為敲詐勒索卻沒證據,也不到公安機關報案,直接亂扣帽子,以此回避債務,這真不是一個體面的做法。
庭前會上,原告交了一份錄音,說李亞鵬當時為借錢臉都不要,甚至這樣懇求:
“你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保證,我給你們一個什么樣的保證,你們需要我跪下、趴下,我都可以。”
有意思的是,當初二審后案件進入執行時,法官發現無法對李亞鵬采取限制高消費的措施,其名下也沒有可以執行的資產。此前李亞鵬用的是內地身份證,卻無法鎖定本人。
再審時,李亞鵬提交了香港居民的身份信息。
有網友說,李老板秒變香港人,這段歷史恐怕要追溯到鵬菲戀。
當年老潘也表演過金蟬脫殼。SOHO中國上市前,老潘將名下全部股份以饋贈方式轉讓給美籍妻子張欣。但老潘好歹不欠債,甚至當過好地主。
2008年某一天,潘石屹重讀完《平凡的世界》,頓生一番新感悟。他坐在自家300多平的復式大house里,緩緩拉出一張長長的清單,都是些欠他錢的人,一共32個,最少的欠3萬,最多的750萬。他拿筆將名字逐一劃掉,然后點了根蠟燭。
燒了。
火苗吞噬完所有名字,潘石屹覺得自己解放了,恩怨兩清,再也不用討債。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風聲”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