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不良掘金蛙
來源:不良掘金蛙(ID:buliangjuejinwa002)
不良資產處置行業被譽為“金融穩定器”,而不良資產在任何國家的金融市場中都必然存在的現象。現在的行業參與主體主要是4、2、5、1、N。下面逐一解釋這幾個數字和字母的意思。(為了更容易區分暫時不分享關于AIC的內容)。
一、“4”
上個世紀80年代“撥改貸”政策落地,進一步激活市場經濟的同時也敲開了不良的大門,1993年中旬,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發表講話限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資產泡沫破裂沉淀為不良貸款。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盡管對我們國內的沒有實質性影響。但逐年升高的不良資產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為了化解國有四大行“工、農、中、建”的不良資產,成立了四大資產公司(簡稱四大AMC),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中國信達對口接收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在經過2000年左右的政策性剝離,2005年左右的半商業化收購,再到2010年后的全面商業化收購,四大AMC已經成長成“全牌照”“萬億”級規模的公司。最近關于四大最熱門的可能就是原中國華融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因貪污受賄17.88億元等被執行死刑。也促使我們整個行業自查、自審、自省,回歸主業。也體現國家對近年不良資產處置的重視。
二、“2”
在2008年之前地方AMC很少,只有上海、重慶這類體量的城市有地方政府獨資的AMC公司。在2012年之后解禁了地方AMC的一些限制,比如不能對外轉讓。支持地方AMC的發展,陸陸續續各省市都成立自己的AMC公司。為什么在有四大AMC的情況下還要去成立地方AMC。
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一是不良資產的存量一直在增加,緊靠四大AMC來處置,不足以達到預期效果。第二個原因就是信貸業務的模式創新,政策的改革等等原因導致,中小商業銀行、非國有企業、甚至非銀金融機構這類的“零散”型不良資產的增加。四達AMC來處置成本太高。現在允許的是最多各省市成立“2”家地方性AMC公司。地方AMC現在的經營情況也不盡如人意,吉林出現了被解散的案例。
三、“5”
2020年3月5日,銀保監會批準成了,第五家全國性AMC“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被成為“第5大AMC”。目前還沒和這家公司有過太多接觸,不是很了解。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四、“1”
2020年2月17日,在投資界有著“困境資產投資之王”、“華爾街禿鷲”之稱的橡樹資本全資子公司—Oaktree(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完成工商注冊。對于專業從事不良資產處理的外資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對市場新格局形成哪些影響,大家也拭目以待吧。
五、“N”
隨著不良資產的逐年增加,政策環境的放寬。非持牌AMC、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拍賣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外資資產公司等等大型企業、機構以及民間投資者也都參與到二級市場不良資產的處置行業中,
六、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
不良資產的轉讓是有嚴格的限制和法律規定遵循。具體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主要是包括五大AMC和地方AMC公司,除了一級市場以外的就是二級市場,銀行的不良資產在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轉讓的過程中,三戶以上組包的必須轉讓給一級市場主體。
最后還是要說,不良資產處置相對專業性較高,進門需謹慎,它真的是有地下室的哦。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不良掘金蛙”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不良資產的市場參與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