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杜 娟、張銘軒
來源: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ID:hprclaw)
前言
2010年11月22日,蒙牛宣布以4.692億元的價格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此舉在當時業內引起巨大震動,乳業巨頭將華北市場的競爭對手轉化成合作伙伴,擴充了其自身的酸奶產業,君樂寶則從地方企業躍升為全國知名乳品企業。
2019年6月30日,蒙牛宣布出售其持有君樂寶51%的股權,總獲益超過45億元,而君樂寶當年營收超過16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5%。
回看當年的聯手,究竟是什么促成了兩大巨頭的合作,最終實現共贏?
一、并購主體
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球乳業十強,成立以來,已形成了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多品的產品矩陣系列,擁有特侖蘇、純甄、優益C、未來星、冠益乳、酸酸乳等產品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樂寶”)成立于1995年,是河北省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乳品研發技術分中心。公司在石家莊、保定等地建有十個生產工廠,主要經營酸牛奶、低溫乳酸菌飲料、純牛奶、花色奶、乳飲料、乳粉等50多個品項。
二、并購目的
1、從并購方角度
(1)對奶源的需求
“三聚氰胺”事件是整個中國乳制品行業乃至食品行業的傷痛與恥辱,該事件之后,整個中國乳業陷入低迷。經過2009年整年的掙扎才逐步復蘇,但飼料等產品價格上漲增加了奶農成本,挫傷了其積極性,造成產奶量嚴重下降,而秋冬是乳品消費旺季,當時原料奶平均價格已達到每公斤3.1~3.2元,比上一年同期上漲約24%,乳業企業之間搶奶現象日趨嚴重。
能否擁有優良充足的奶源保證后續發展的穩定持久,這是乳企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君樂寶乳業在冀中平原建設的大規模養殖基地,使其具有得天獨厚的奶源優勢,這正是蒙牛所看重的。
(2)拓展河北市場業務
從三鹿到現在的君樂寶,河北省的乳業市場一直由地方企業占主導地位,蒙牛并購君樂寶,可以借助君樂寶的營銷渠道將蒙牛產品打入河北市場,也更容易得到本地消費者的認可。
(3)獲取地方政府支持
三鹿破產之后,政府欲將作為河北乳業第一品牌的君樂寶打造成地方支柱產業。蒙牛與君樂寶合作,不僅為蒙牛在華北市場尋找了一個合作伙伴,同時蒙牛也可以借助君樂寶在華北的市場地位和優勢渠道,得到政府政策支持。
(4)增強低溫板塊市場業務
數據顯示,2008—2010年期間酸奶產銷量增長速度高達20%以上,大大超過其他乳品品類的增長率。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未來的酸奶市場還將不斷擴張,因此酸奶市場成為乳企的必爭之地。如果成功并購君樂寶,蒙牛低溫板塊酸奶市場份額將達到當時的30%以上,蒙牛和君樂寶兩個品牌也將由原來各自為戰結成統一戰線。
2、從被并購方角度
(1)夯實奶源基礎
通過與蒙牛的合作,君樂寶可以充分學習蒙牛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抵御伊利等乳企巨頭對河北奶源的滲透。2010年9月,伊利投資5億元,在張北建立了目前河北最大的液態奶生產基地,這一動作直接威脅到了君樂寶的生存發展,彼時的君樂寶急需一位“老大哥”的幫助。
(2)抓住發展機遇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末,鑒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國家以強制性規定提高了乳業市場的準入門檻,大量原有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市場將騰出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君樂寶自身主營業務酸奶市場的發展前景良好,潛力巨大,但是國內四大乳企和國外巨頭,無論資金規模還是營銷管理能力仍難以迅速趕超,單憑自身發展積累,未來前景堪憂。借力蒙牛,依靠其雄厚資金實力和先進研發管理技術來謀求企業發展,成為君樂寶尋求并購的另一個原因。
(3)推進上市進程
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國內乳品市場出現巨大市場空檔,相對于伊利與蒙牛這類一線乳企,更多的地方乳企也伺機而動,而借力資本市場也就成為一條可迅速做大的捷徑。而君樂寶要想從河北第一品牌躍升為全國知名品牌,“上市”也成為必然選擇。借助蒙牛的奶源管理經驗與研究技術,結合自身優質奶源的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力,幫助君樂寶實現從區域性乳制品品牌發展為全國性品牌的道路。
三、并購后的效果
2011年11月22日,蒙牛集團和君樂寶乳業聯合召開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根據發布會內容,君樂寶估值為9.2億元,蒙牛收購君樂寶51%股權,交易價款為4.692億元。交易行為完成后,“君樂寶”及其附屬品牌將作為獨立品牌長期存在并發展,以此為始,雙方在九年的合作中取得了累累碩果:
1、從并購方角度
(1)酸奶業務份額的增長
蒙牛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2006—2009年間蒙牛酸奶復合增長率為27.3%,2010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率更是達到30.3%。君樂寶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酸牛奶生產基地,酸奶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四位,在其年營業額12.6億元中,高達84%的業績來源于酸奶,借著此次并購,蒙牛迅速在國內酸奶市場打開了局面。
(2)緩解蒙牛集團奶源緊張的現狀
2009年,蒙牛在全國建有40多個生產基地;2010年,蒙牛擁有的萬頭牧場數量攀升至14家。但蒙牛自有牧場原奶在全部原料供應中尚不足10%,在龐大的需求量面前自有牧場原奶的產量太過杯水車薪。并購君樂寶后,蒙牛終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奶源緊張局面。
(3)增強集團的競爭力
借助對君樂寶的并購,蒙牛一舉拉開了和伊利在酸奶市場的差距。并購后第一年國內零售市場低溫產品市場容量已達130億元左右,三年間酸奶產銷量增長速度達20%以上,大大超過其他乳品類的增長率,在刺刀見紅的乳業市場中領先了伊利一個身位。僅2019年,蒙牛營收便超過790億元,同比增長14.57%。
2、對被并購方的角度
(1)加快躋身中國乳品先進行業的步伐
三聚氰胺事件后,君樂寶一直被寄予重振河北乳業的希望,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畢竟起步差距較大,全力追趕的君樂寶亦不得不面對國內外乳業巨頭的重重壓力。與蒙牛合作后,借助蒙牛在奶源、研發、質量管控以及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君樂寶將加速躋身全國乳業先進行列的步伐。
(2)加速上市進程
作為被政府寄予厚望的君樂寶乳業,其上市愿望由來已久,但上市一詞說來容易,背后卻是無數艱辛坎坷。和蒙牛合作之后,年輕的君樂寶“背靠大樹好乘涼”,不斷謀劃著依靠蒙牛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在乳品行業的龍頭地位加快自身上市的戰略布局。
四、對企業并購重組的啟發
1、明確并購目的是首要關注的問題
十年前的中國乳業剛從“三聚氰胺”事件中緩緩復蘇,機遇與挑戰并存。蒙牛作為行業巨頭,急需在行業形勢突變的前提下穩定基本盤,同時尋求突破;君樂寶作為地方豪強企業,更是希望在混亂中盡快走出一條做大做強的路。
并購重組業務中,并購雙方均必須充分明確此次并購的目的,究竟是為了獲得被對方的銷售渠道,專業技術,還是為了擴大自身生產經營規模、行業影響力等等,明確動因后才能選定更為合適的合作對象。
2、根據交易目的選擇合作對象
作為河北市場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君樂寶在當地的影響力自不必多說,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低溫板塊市場業務的優勢,另外還有最令蒙牛動心的奶源基地,選擇君樂寶作為并購重組合作方幾乎是當時蒙牛的最優解。而對于急于找到一位強勢戰友來助自己在百舸爭流的市場中逆水行舟的君樂寶來說,財大氣粗且技術先進的蒙牛無疑也是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在充分了解并購重組相對方的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市場影響力及合作目的等因素后,才能更準確的尋找合作伙伴,實現雙贏。
3、如能獲取政府支持,更有利于推進項目順利落地
21世紀的企業并購重組背后除了市場這雙無形的手,國家與政府的發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導了整個業務方向。君樂寶作為河北當地的乳業支柱,其背后一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上市之路亦然。也正是因為政府的政策支持,君樂寶與蒙牛的強強聯手落地才更加迅速,落地后的發展也有了一定保障。充分關注并明確政府政策導向,才能更好的將并購目的落地實現。
結語:
聯手九年,蒙牛獲得了優質穩定的奶源,迅速擴張了自己的酸奶業務,同時將華北市場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伙伴,和平分手之時僅股權出售價便超過了當年收購價的十倍,可謂盆滿缽滿;君樂寶也在“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環境下,不斷發展壯大,進一步謀求上市之路。雖然是常規的股權收購,但雙方都有極其明確合作目的,而后“通過目的找方法”,實現了雙贏,成就了又一并購重組經典案例,令人深思。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并購重組|蒙牛與君樂寶的九年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