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權部
來源:聯合資信(ID:lianheratings)
在美國通脹壓力持續上升、美聯儲加息市場預期不斷加強的背景下,2021年美債收益率呈波動上漲之勢,各期限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走勢出現分化,美元債務融資相對成本優勢雖大幅減弱,但較境內債務成本而言仍更具吸引力;美元指數在市場加息預期不斷加強、美國經濟復蘇進度快于歐洲發達經濟體等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波動上行,但中國經濟強勁復蘇、出口貿易保持旺盛等因素為人民幣匯率提供了有力支撐,匯率波動區間收窄為中資美元債發行提供了較好的外部條件;在各項去杠桿政策持續收緊的壓力下,房地產企業接連爆雷、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上揚使四季度中資美元債發行環境明顯降溫。
從一級市場發行情況來看,2021年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共發行687期,發行規模達1,923.2億美元,同比下滑10.0個百分點。從發行主體來看,金融板塊主導一級發行市場,房地產企業發行熱度明顯消退,旺盛的再融資需求以及備用信用證發行架構帶來的融資成本利好推動城投美元債發行規模在年中觸底反彈;從發行票息來看,中資美元債發行成本全面下行,城投美元債平均成本降幅最大;從債項評級來看,金融板塊占A檔級債券發行主體近半,高收益級債券中房地產仍為占比最大的發行主體行業。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受信用風險事件頻發影響,高收益美元債回報率自下半年以來大幅偏離市場總回報走勢,并拖累整個中資美元債二級市場回報率持續走低;“南向通”上線顯著提升了中資美元債市場交投活躍度,金融美元債是年度最熱門的交易債項種類;從違約情況來看,2021年中資美元債違約規模明顯上升,信用風險事件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行業。
展望2022年,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且可能多次加息的市場預期將繼續推升美債收益率,而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或趨向寬松,中美貨幣政策方向背離預計將使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保持當前收窄趨勢,并進一步減弱美元融資的相對成本優勢;監管政策有望出現松動或將修復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發行表現,“南向通”預計將從需求端提升中資美元債市場長期活力,作為交易熱度較高、市場建設完備的成熟離岸債券市場,中資美元債市場將在2022年迎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面對2022年債務到期高峰,以高收益級美元債為主的房地產板塊或因個別企業流動性持續惡化出現部分信用風險事件,投資者仍對市場風險保持較高警惕。
一、中資美元債發行市場環境
在美國通脹壓力持續上升、美聯儲加息市場預期不斷加強的推動下,美債收益率年內波動上漲,各期限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走勢出現分化,美元債務融資相對成本優勢雖大幅減弱,但較境內融資而言仍更具吸引力
2021年以來,得益于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落地生效、大范圍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成功地將新增病例速度控制在較低水平以及消費活動觸底反彈,美國經濟上半年實現強勁復蘇,盡管通脹壓力已經顯現,但美聯儲對此表態樂觀,上半年仍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下半年以來,由于Delta和Omicron變異毒株先后引發數次疫情反彈,且供應鏈緊張、通脹高位運行的問題遲遲未能得到緩解,美國經濟復蘇進度明顯放緩,并導致市場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不斷加強,美聯儲在通脹水平創近40年新高之后迫于壓力于11月啟動縮減購債計劃(Taper),貨幣政策正式轉向,而多位美聯儲官員對于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和加息的積極言論進一步強化市場對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的預期,并推動各期限美債收益率年末加速上行,截至2021年12月31日,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較年初上漲了29.00個、90.00個和59.00個BP至0.39%、1.26%和1.52%。
2021年,在經濟恢復常態化增長后中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但在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的背景下加大了逆周期調節力度,引導各期限國債收益率波動下探。中美貨幣政策方向年內出現明顯背離導致2021年各期限中美國債利差走勢呈差異化表現,其中1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較上年走擴46.08個BP至229.10個BP,5年期和10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則較2020年分別收窄17.27個和47.82個BP至200.49個和158.38個BP,盡管長期美元債務融資的相對成本優勢大幅減弱,但較境內融資而言美元債仍具備一定成本優勢。
美元指數在市場加息預期不斷加強、美國經濟復蘇進度快于歐洲發達經濟體等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波動上行,出口貿易保持旺盛推動人民幣匯率震蕩升值,匯率浮動區間收窄為中資美元債發行提供了較好的外部條件
2021年,美元指數在美國經濟轉好后市場風險情緒升溫、市場對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以及加息的預期落實時間不斷提前、美元避險功能在疫情反復期間不斷凸顯以及歐元區國家經濟復蘇進度普遍落后于美國等因素的推動項下波動上行,繼11月突破96點以后美元指數在12月31日收于95.9701,較年初跳漲6.78%。
得益于疫情控制得當、宏觀經濟運行良好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進入經濟復蘇階段后對外貿易需求大幅釋放、并有力提振了中國出口貿易,人民幣在2021年仍處于動態升值區間。盡管中國央行在二季度末試圖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減輕人民幣過快升值帶來的影響,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僅在三季度保持了一段時間的窄幅雙向浮動后便繼續下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收于6.3757,較年初下跌了2.52個百分點,創2018年5月以來新低,但與2020年(-6.27%)相比,匯率浮動區間明顯收窄,更加窄幅的匯率波動在穩定中資美元債潛在發行人匯率預期的同時為中資美元債發行也提供了較好的外部條件。
在各項去杠桿政策持續收緊的壓力下,房地產企業接連爆雷、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上揚使四季度中資美元債發行環境明顯降溫
自2020年起,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后發布了多項監管新政(詳見附表1)以限制企業信貸盲目大規模擴張,其中房地產板塊作為存續美元債規模最大的發行主體行業成為重點監管目標,房地產企業降杠桿測試密度不斷加大。為滿足“三檔四線”監管要求,大量房地產企業2021年新增債務速度明顯放緩,部分高杠桿企業因重度依賴債務融資,在“借新還舊”融資途徑難以為繼后出現了不同程度資金回籠速度不及時、企業流動性明顯惡化、償債能力嚴重承壓的現象。
在此背景下,2021年中資美元債市場發生多起信用風險事件(詳見附表2)。華夏幸福繼1月出現境內債務違約后在2月份宣布無法如約按時足額償付逾5億美元離岸債務,成為2021年首家美元債違約房企;華融推遲發布2020年營收報告的行為則讓市場再次動搖一直以來對國企“剛兌信用”的預期。下半年以來,房地產企業違約事件大幅增加,僅10月便有4家房地產企業宣告違約。除此之外,泛海國際、陽光100以及市場熱度極高的恒大、佳兆業等中資美元債存續規模較大的企業先后出現信用風險事件對市場情緒造成沉重打擊,投資者信心大幅下挫、避險情緒急劇上升,并反向作用于一級市場,導致中資美元債發行市場環境熱度明顯降溫并顯著抑制四季度發行表現。
盡管再融資需求保持旺盛,但相對融資成本優勢減弱和信用風險事件密集暴發導致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發行降溫
2021年,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共發行687期,同比增長8.0%;發行總額較2020年下降10.0%至1,923.2億美元。
盡管再融資需求仍十分旺盛,但中國監管層發布的多項限債新規使得重度依賴中資美元債“借新還舊”的房地產企業等傳統發行主力再融資難度大幅增加,發行表現受一定抑制。此外,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帶動大量海外資金回流美國、市場不確定性增大干擾潛在發行人發債意愿以及四季度房地產信用風險事件集中暴發使得市場避險情緒短期內急劇升溫,并最終導致2021年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遇冷發行量大幅下滑。分季度來看,2021年中資美元債僅在二季度發行規模超過去年同期表現,一、三和四季度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其中四季度因風險事件不斷、市場情緒劇烈動蕩表現最差,發行規模同比下滑25.6%、環比暴跌31.9%至357.1億美元,創近3年季度發行規模新低。
金融板塊主導一級發行市場,房地產企業發行熱度明顯消退,旺盛再融資需求以及備用信用證發行架構帶來的融資成本利好推動城投美元債發行規模在年中觸底反彈
從發行主體行業分布[2]看,2021年金融板塊、房地產板塊和城投板塊仍是中資美元債市場發行主力,發行規模合計占發行總額比重較2020年進一步上漲至71.5%。
分行業來看,在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信股份、建設銀行以及農業銀行等多家重資產優質金融機構的帶動下,2021年金融板塊累計發債285期,同比大幅上漲24.5%;發行規模較上年同比上漲3.0個百分點至630.3億美元,占全年發行總額的比重較2020年增長4.1%至32.8%,成為今年中資美元債市場規模最大的發行主體板塊。
在“三線四檔”政策指標壓力下,多家踩線房地產企業為盡早達標努力“瘦身”,增發債務更加謹慎,再加上信用風險事件頻發影響,房地產美元債發行熱度明顯消退,2021年共發債157期,同比下跌23.4%;累計發行規模較2020年大幅縮水32.7%至466.1億美元,占全年發行總額的比重同比下跌8.2%至24.2%,但仍是第二大發行主體。
面對集中到期的大量債務,對于再融資的迫切需求蓋過了對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和銀保監會“15號文”出臺帶來的擔憂,而“銀行備用信用證”發行架構在大幅降低美元債發行成本的同時進一步增加城投美元債發行動力,自去年三季度起經歷4個季度連跌的城投美元債在三季度觸底反彈,并實現全年發行規模反超。2021年城投美元債共發行153期,較上年暴漲47.1%,發行規模也同比大增33.4%至278.3億美元,成為僅次于房地產的中資美元債市場第三大發行主體。
投資級債券占比漲幅最大,其中金融板塊占A檔級債券發行主體近半,高收益級債券中房地產仍為占比最大的發行主體行業
2021年共有357期中資美元債選擇無評級[3]發行,占全部發行期數的比重同比上漲6.4個百分點至52.0%;發行規模451.0億美元,占發行總額的比重同比上漲2.3個百分點至23.4%。
在已評級債券中,2021年中資美元債級別中樞較去年向BBB檔級別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其中投資級美元債年內共發行231期,同比上漲5.2%;發行規模合計1,093.9億美元,同比下滑4.1%,但其占發行總額的比重則較2020年上漲了3.5個百分點至56.9%,仍是發行規模占比最大的債券類型。投資級債券多以優質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美元債為主,其中A檔級別[4]債券中金融板塊發行規模占比高達47.8%,中石化、阿里巴巴和順豐等信用資質較好的的非金融企業也為這一級別債券的發行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1年高收益級美元債共發行99期,同比下滑28.3%;發行規模合計378.4億美元,同比大跌30.7個百分點,其占發行總額的比重也較上年進一步下滑5.8個百分點至19.7%, 2021年房地產高收益美元債發行規模占高收益美元債發行總額的比重高達68.0%,雖較上年下跌了15.4個百分點,但仍是高收益美元債發行規模最大的主體類型。
各板塊中資美元債發行成本全面下行,城投美元債融資成本降幅最大
2021年受美元流動性全年保持高度寬松、高票息地產美元債鮮有發行的影響,中資美元債平均發行成本呈波動下降趨勢,全年平均發行票息[5]較2020年大幅回落109.7個BP至3.6%,再創新低。2021年大多數城投美元債采用“銀行備用信用證”架構發行,與備證行評級掛鉤帶來的利好使得城投美元債平均發行票息同比大幅下調101.6個BP至3.3%,是發行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美元債主要發行群體;金融美元債平均發行票息較上年下降了78.5個BP至1.8%,繼續保持低位下行;房地產美元債平均融資成本同比下跌了42.3個BP至7.4%,雖實現連續3年下降,但仍遠高于其他行業平均發行利率。
受信用風險事件頻發影響,高收益美元債回報率自下半年以來大幅偏離市場總回報走勢,并拖累整個中資美元債二級市場回報率持續走低
由于房地產企業引發的系列信用風險事件貫穿全年并在四季度出現集中暴雷,疫情反復以及各項監管政策出臺進一步放大不確定性,市場情緒恐慌加劇,并導致2021年中資美元債收益率震蕩下行,各板塊收益率曲線走勢出現明顯分化。截至2021年12月31日,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總指數錄得-5.8%的全年回報率,較2020年回調11.9個百分點;投資級美元債指數全年回報率雖同比下滑了5.6個百分點至0.3%,但仍是本年度唯一實現正回報的美元債板塊;高收益級美元債因風險事件頻現收益率曲線自下半年起接連下探,在脫離其他板塊回報率總體走勢的同時拖累中資美元債總指數收益率大幅走低,2021年高收益級美元債全年回報率錄得-21.3%,較上年暴跌21.0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2、3月份由于華夏幸福構成違約打壓市場情緒且該事件影響持續發酵、疫苗接種工作啟動初期出現大范圍供給短缺以及Alpha變異毒株引發的新一輪疫情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各板塊美元債收益率波動下行;4月份華融推遲發布年度經營報告使得市場對資深國企“剛兌信用”預期產生動搖,并拖累投資級及中資美元債總指數回報率繼續下探,高收益級美元債投資性價比有所提高,指數回報率也相對表現更好。隨著華融事件影響逐漸稀釋、市場風險情緒逐步回暖,各板塊中資美元債指數回報率在5月均表現上揚。6月,恒大被爆商票兌付困難在打壓高收益級美元債投資者信心、拖累相應板塊美元債指數表現的同時成為導致高收益中資美元債指數走勢嚴重背離中資美元債總指數的分水嶺,高收益級美元債自此一路下探。恒大負面輿情不斷增加導致高收益美元債收益率繼續下行,雖在8月因前期的低基數效應短暫收復部分跌幅,但隨著恒大出現理財產品停止兌付、花樣年在保證如期償付后意外暴雷、當代置業、恒大以及佳兆業接連出現實質性債務違約導致市場恐慌情緒短期內急劇擴散,并掀起高收益級美元債券拋售狂潮,其他板塊美元債也受到一定波及,各板塊美元債收益率震蕩下挫;前期收益率下探幅度較大造成的低基數效應、政府及相關部門出面作出將穩妥化解個別出險企業危機的表態以及監管政策流露出松動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安撫了市場情緒,11月、12月中資美元債總回報指數止跌回升。
從發行主體行業來看,疫情反復以及信用風險事件不斷導致2021年各行業中資美元債回報率普遍回調,且房地產美元債回報率跌幅遠超其他行業美元債收益率表現。具體來看,2021年房地產中資美元債的總體回報率為-27.6%,同比大跌35.6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級房地產美元債回報率較2020年下跌11.2個百分點至-4.8%,高收益房地產美元債回報率同比暴跌46.0%至-37.2%;金融機構美元債總體回報率為-10.2%,同比下跌16.9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級金融機構美元債回報率同比下滑6.0個百分點至-0.4%,高收益金融機構美元債全年回報率較上年大跌31.9%至-24.0%;非金融機構美元債券全年回報率為1.3%,同比下跌3.9個百分點,是本年度唯一呈現正回報的行業板塊,其中投資級非金融機構美元債錄得1.1%的全年回報率,較去年下跌4.9個百分點,高收益非金融機構美元債收益率同比上漲4.4%至4.1%。
“南向通”上線顯著提升中資美元債市場交投活躍度,金融美元債是全年交易熱點
2021年9月24日,債券通“南向通”落地,進一步豐富了內地與香港兩地投資者可配置資產范圍。截至2022年1月19日,“南向通”共包含標的債券3,926只(不包括國債),總規模高達9,824.3億美元,其中美元計價債券8,413.5億美元,占“南向通”流通總額的85.7%,是內地投資者南下進行離岸資產配置的主要標的債券類型。“南向通”上線后對中資美元債交易活躍度起到明顯提升作用,9月和10月中資美元債單月交易量分別達到115.2億和112.4億美元,接連創下年內最高和次高單月交易紀錄,四季度因風險事件不斷導致中資美元債交投活躍度明顯轉淡。
2021年中資美元債共達成交易72,042筆,累計交易額高達1,062.9億美元,月均交易量在90億美元附近,其中金融債[6](包括地產債)是中資美元債市場交易熱度最高的債券種類,年度交易額達337.4億美元,占總交易額的31.7%,非必需消費品美元債和通訊美元債也是熱門交易券種,年交易額分別為288.6億和244.6億美元,三者交易量合計占總交易量的80%以上。
2021年中資美元債違約規模明顯上升,信用風險事件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行業
2021年,中資美元債市場共有24期債券違約,較上年減少5期;合計涉及金額108.0億美元,同比增長17.3%,違約金額較2020年明顯增加。
從行業分布來看,2021年中資美元債信用風險危機主要來自房地產板塊。2021年共有16期房地產美元債違約,占違約債券總期數的比重同比大增46.0個百分點至66.7%;合計違約金額占違約債券總額的比重較2020年跳漲43.9%至62.9%,違約主體行業集中度顯著上升。房地產企業在2021年頻繁暴雷主要是由于近兩年監管調控政策不斷收緊、企業面臨的資金鏈壓力日益增大,部分房地產企業因在前期盲目擴張、大量舉債導致近期集中兌付債務規模十分龐大,違約風險急劇升溫。杠桿普遍偏高的房地產企業受“三檔四線”監管新規落地影響債務融資能力大幅削弱,而境內金融機構因管控政策趨嚴大幅收緊對房企放貸進一步加重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個別重度依賴債務融資“借新還舊”的房地產企業因經營資金獲取難度明顯加大流動性壓力陡增,最終因補充資金到位不及時造成流動性枯竭、債券違約,并給市場帶來恐慌。
四、2022年中資美元債市場展望
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且可能多次加息的市場預期將繼續推升美債收益率,而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或趨向寬松,中美貨幣政策方向背離預計將使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保持當前收窄趨勢,并進一步減弱美元融資的相對成本優勢
美聯儲在2022年1月召開的年內首次議息會議上向外界傳達了更加強烈的政策轉向信號。此次貨幣政策聲明中不再出現“值此充滿挑戰的階段,美聯儲將動用全部工具以支持美國經濟”這一表述;除此之外,自主席鮑威爾在其連任聽證會上首次給出了可能的縮表時間安排之后,美聯儲在此次議息會議中還公布了《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原則》,表示將大幅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重申加息在前、縮表在后,并強調加息仍是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的主要方式。美聯儲對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更加明顯的暗示、美國通脹繼續高位盤旋以及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均為美聯儲在3月大幅加息提供了支持,預計2022年美聯儲的加息幅度和頻率將較此前預期更為激進。多位具有投票權的美聯儲重量級官員公開發表了對盡早加息、年內至少加息3次的支持言論,進一步加固市場對美聯儲將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按照最新公布的購債節奏,美聯儲或于一季度末結束Taper并啟動首次加息,美債收益率仍存較大上探空間;此外,若拜登“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在兩黨磋商后獲得參議院通過、美國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則可為美債收益率進一步上行提供動能,預計2022年各期限美債收益率總體表現為波動上漲。
2021年12月召開的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中旬,繼去年12月落實全面降準、定向降息后中國央行將1年期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分別下調10個BP至2.85%和2.10%,實現全面降息;并在20日將1年期LPR和5年期LPR報價分別下調10個和5個BP至3.70%和4.60%,再次向外界釋放鼓勵企業增加信貸的積極信號。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央行降息政策表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的力度加大,預計在2022年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或將趨向寬松,推動融資成本小幅下行。在中美實施反向貨幣政策的背景下,2022年中美國債收益率利差有望進一步收窄,美元債務融資相對成本優勢大概率將被進一步削弱。
2022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國際收支優勢有望延續等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預計2022年人民幣匯率在春節期間集中換匯需求得到滿足后將加大波動幅度,且中美貨幣政策呈現反向走勢或將導致美元對人民幣波動上漲可能性更大,但對中資美元債券市場的影響預計有限。
監管政策有望出現松動或將修復中資美元債一級市場發行表現,“南向通”預計將從需求端提升中資美元債市場長期活力,作為交易熱度較高、市場建設完備的成熟離岸債券市場,中資美元債市場將在2022年迎來新的機遇
202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共同發布《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存在資金周轉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試圖化解部分高杠桿房地產流動性危機、防范信用風險進一步外溢。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在穩妥化解個別企業風險的同時將滿足房地產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引導房地產市場形成新發展模式。自房地產企業集中暴雷以來,中國央行及地方政府已先后多次向外界傳達將控制個別企業風險、阻斷其擴散的決心,試圖安撫市場情緒,考慮到當前仍有較多房地產企業出現信用風險事件的概率較高,監管層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放松部分融資或資金管理要求,以幫助房地產企業減輕短期流動性壓力、降低再融資難度,部分高杠桿企業在獲得喘息后有望通過進行新一輪融資以避免出現集中違約及可能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中資美元債市場一級市場發行表現或將被明顯修復。
2021年9月,債券通“南向通”正式上線,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之間的互聯通道進一步拓寬。作為債項種類更多、債券級別區分度更高的離岸債券市場,中資美元債市場在增加內地投資者的投資工具種類選擇的同時還兼顧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的條件。長遠來看,在信用風險得到充分釋放以后,隨著投資者情緒恢復穩定、風險資產投資偏好升溫,中資美元債市場有望借助“南向通”改善市場長期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并建立更加良性的市場循環,“南向通”將從需求端持續為中資美元債市場增加交投活力。
面對2022年債務到期高峰,以高收益級美元債為主的房地產板塊或因個別企業流動性持續惡化出現部分信用風險事件,投資者仍對市場風險保持較高警惕
2022年,中資美元債市場共有逾1,600億美元債務到期,是近5年債務到期規模最高峰。從行業分布來看,2022年到期債務主要來自房地產業、金融業、工業其他、勘探及生產和公用設施,其中房地產板塊到期美元債162只,合計金額564.78億美元,占全年到期總額的33.57%;金融板塊到期美元債213只,合計金額562.19億美元,占全年到期總額的33.41%,是2022年償付規模最大的兩個板塊。由于房地產到期美元債主要集中在投機級、且行業回款特性和監管限債要求導致民營企業普遍面臨資金鏈壓力偏高的局面,而金融到期美元債評級以A檔級別居多,預計2022年房地產板塊仍將是信用風險暴露的主要陣地。
隨著2022年年初房地產美元債到期增多,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選擇以交換要約的方式對到期債務進行展期,以避免陷入實質違約境地。榮盛發展、祥生控股、禹洲集團等房地產企業相繼在1月份達成美元債交換要約,暫時緩解了當前的債務償還壓力。但達成交換要約只是將債務償還壓力延后,在外部融資渠道受阻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后續債務償還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除此之外,中國奧園、新力控股、雅居樂、中國恒大以及佳兆業等市場熱度極高的發行主體均在今年存在多只規模不等的到期美元債券,考慮到中國房地產稅政策試點落地漸行漸近,2022年房屋銷售業績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現房回款周期可能進一步拉長,預計部分企業或因流動性壓力持續趨緊、債務償付能力愈發羸弱等因素繼續出現違約事件。
從短期來看,個別流動性脆弱的企業繼續出險將使投資者繼續保持對信用風險的高度警惕,并可能造成中資美元債二級市場尤其是高收益美元債收益率走勢短期內寬幅震蕩等影響。從長期來看,信用風險事件集中暴發雖不可避免地給市場帶來陣痛,但中資美元債市場在經歷風暴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動態清洗”,弱質企業逐漸被動流出將有利于中資美元債市場更加長遠、穩健以及優質地發展。隨著境內監管要求的適度松動以及信心的逐漸回暖,中資美元債全年發行表現有望企穩。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聯合資信”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