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摘 要
中誠信評級報告顯示: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末的4.13%飆升至2017年末的19.54%;相應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從161.25%下降至34.15%;資本充足率由11.77%下降為0.91%。
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貴陽農商行不良率飆升不具行業代表性。農商行普遍存在不良歷史包袱較重、管理水平較低等問題,在不良認定標準大幅趨嚴的影響下,農商行受到的影響比商業銀行更大。
事 件
2018年6月29日,中誠信國際出具貴陽農村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跟蹤評級報告。報告顯示,貴陽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末的4.13%飆升至2017年末的19.54%;相應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從161.25%下降至34.15%;資本充足率由11.77%下降為0.91%。在該份報告中,中誠信將貴陽農商行主體評級由AA-下調為A+,債項評級從A+下調為A。
點 評 貴陽農商行由農信社合并而成 歷史包袱較重本身資質較差
貴陽農商行由農信社合并而成。2011年12月23日,貴陽當地的南明、小河、白云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和云巖農村合作銀行四家農村中小法人金融機構,合并組建貴陽農村商業銀行,業務基礎較為薄弱。成立之時,貴陽農商行注冊資本18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5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99億。
貴陽農商行脫胎于農信社、農村合作銀行,難免受限于地域欠發達的經濟結構,在業務開展上對當地人脈圈高度依賴,無法做到像全國性銀行一樣建立行長輪換制度以防止利益輸送。再加上農商行農信社風險管理能力普遍低下,對管理層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資產質量容易積累風險因素。
本身資質較差。2013-2016年間,貴陽農商行的關注率基本都在35%以上(除了2015年在30.11%),遠遠高于同期全國商業銀行平均水平;逾期貸款率在2016年底達到34.01%的高峰,亦遠遠高于同期上市銀行整體逾期貸款率。2016年,貴陽農商行逾期90天以上比不良之比例達到623.49%(按照逾期90天比不良100%的標準,貴陽農商行未認定的不良達61.99億),其不良認定標準極致寬松。為了讓不良率保持在外界看來合理的區間,絕大部分逾期90天以上貸款未及時列入不良貸款。
我們認為,貴陽農商行之資產質量情況不具行業代表性,其資產質量差為較大的歷史包袱、較低的風控水平、以及當地經濟結構等多種因素之結果。
董事長更替風險集中暴露 認定標準趨嚴致不良暴增
2016年董事長更替。2016年9月20日,貴陽市紀委網站公布,貴陽農村商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索美英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隨后的該月22日,貴州銀監局官網發布“核準王大鳴貴陽農商行董事及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的批復。
風險集中暴露。在潛在不良包袱已經積累極大的風險、足以使貴陽農商行滑入資不抵債的深淵的背景下,新董事長上任之后,存量問題貸款風險集中暴露,2016年末逾期貸款率由上一年末的20.28%大幅上升至34.01%。
認定標準趨嚴致不良暴增。由于不良認定標準相對主觀,資產質量不能只看不良貸款率,逾期貸款率是更重要的指標,更加客觀。2017年銀監會“三三四十”檢查中關注不良貸款偏離度問題,強監管之下不良認定標準大幅嚴格。2017年末,貴陽農商行將大部分逾期90天以上貸款列入不良貸款,導致當年末不良貸款率暴增至19.54%。
實際上,貴陽農商行近幾年逾期貸款率在顯著下降,資產質量有所改善。2016年末、2017年末逾期貸款率分別為34.01%、25.82%;2016、2017、1Q18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例分別為25.75%、24.3%、18.33%,已經明顯下降。只不過由于存量問題太嚴重,逾期貸款率與不良貸款率仍然遠遠高于行業平均。
新董事長狠抓資產質量問題,成效顯著。2018年一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由年初的78.43億元降至58.97億元,降幅達24.81%;不良率也下行5.68個百分點至13.86%;2017年大力處置不良的過程消耗了大量撥備,撥備覆蓋率年底僅為34.15%,1Q18回升至42.42%。
資本充足率走低,系因撥備計提不足,產生“貸款損失準備缺口”,進而構成了資本的扣減項。2017年底和1Q18分別應扣減51.65億、33.95億,資本充足率影響為-9.96和-6.55個百分點。而隨著撥備增提和資產質量好轉,該扣減項預計逐步下降至0,各項資本充足率料緩慢上升。
貴州省銀行業資產質量一般 但亦現好轉跡象
貴州省銀行業資產質量一般。受經濟下行、不良風險加速暴露等影響,2013年-2017年貴州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快速上升,由2013年末的1.33%上升至2017年末的2.63%,顯著高于17年末全國商業銀行1.74%的不良貸款率水平。尤其是,2017年受貴陽農商行不良認定趨嚴等影響,不良貸款率由前一年末的1.86%跳升至2.63%。
資產質量現好轉跡象。1Q18貴州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較17年末顯著下降至2.30%。從貴陽農商行另外兩家可比同業來看,其不良率、關注率、逾期率均不高,貴陽銀行和貴州銀行2013-2017年間的不良率均在2%以下,且自2015年以來呈現明顯的下行趨勢,說明其不良持續出清,資產質量向好趨勢明顯。另外,兩家行的關注率都維持在較低水平,貴陽銀行關注率在5%以下,貴州銀行從2015年的6.86%下行至2017年的2.38%,自2015年以來持續走低的趨勢明顯,這說明兩家銀行的潛在不良風險也在持續出清。
不良率暴增背后是農商行業務基礎較差
不良認定標準大幅趨嚴
我國農商行由農信社改制而來,而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商行的初衷是解決產權不清、管理體制落后等問題,提升管理水平,夯實金融支持“三農”的基礎。農商行普遍存在不良歷史包袱較重、管理水平較低等問題。
據央行《3Q17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7年9月末全國農信社不良貸款率達4.1%,顯著高于商業銀行平均,農信社資產質量明顯差于行業平均。
相比上市銀行,農商行普遍公司治理水平較低,風控水平不高,不良認定標準較松,因而受不良監管趨嚴影響較大。自2017年初以來,受不良認定標準趨嚴及風險暴露等影響,農商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由4Q16的2.49%大幅上升至1Q18的3.26%,與同時期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保持穩定走勢分化較大。
2017年初以來,農商行撥備覆蓋率與大行走勢出現分化。受不良監管加強等影響,農商行不良率上升明顯,從而導致撥備覆蓋率明顯走低,與大行走勢出現較大分化。
投資建議:板塊PB估值接近歷史最底部,無需過于擔憂資產質量 我們認為,貴陽農商行系因董事長更替風險集中暴露,認定標準趨嚴致不良暴增,其資產質量情況不具行業代表性,其資產質量差為較大的歷史包袱、較低的風控水平、以及當地經濟結構等多種因素之結果。 即便是貴陽農商行,其近幾年逾期貸款率在顯著下降,資產質量有所改善;2016年末、2017年末逾期貸款率分別為34.01%、25.82%;2016、2017、1Q18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例分別為25.75%、24.3%、18.33%,已經明顯下降。只不過由于存量問題太嚴重,逾期貸款率與不良貸款率仍然遠遠高于行業平均。 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因貴陽農商行之個例就擔心上市銀行資產質量顯著惡化,資產質量企穩之趨勢較為明確。我們認為,貨幣與信貸政策已悄然微調,預計當前偏緊的信用環境將有所改觀,去杠桿的節奏更加溫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減弱,且政策微調穩增長利于緩解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 當前銀行板塊PB(lf)僅0.85倍,基本為歷史PB估值最底部(14年5月的0.84倍PB(lf)估值),向下空間已然十分有限,可以樂觀些。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版權說明: 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創作與付出,“資產界”均已備注文章作者及來源。本網轉載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 讀者、傳遞行業信息。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發送消息至 “資產界(npazone)”公眾號后,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