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閆威
來源:時貳閆(ID:yantwelfth)
2019年3月12日,上交所向各保薦機構發布了《關于組織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集中測試演練的通知》,將于3月13日進行科創板上市審核系統的演練,意味著科創板落地速度再次提速,同時通知中指出3月18日起科創板上市審核系統將正式進入生產狀態,也就說,從2019年3月18日起,科創板電子申報系統將正式受理項目申報!以三個月審核期限為基準,首批審核通過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將于6月公布。
科創板從概念的提出,到最終的落地僅用時不到一年,這一速度,可謂驚人。而它的橫空出世,將帶給資管市場怎樣的影響呢?
科創板的突破
科創板,全稱是科技創新板,顧名思義,其所針對的是科技創新類企業。
首先,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的規定,保薦機構應當基于科創板定位,推薦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保薦機構在把握科創板定位時,應當遵循四類原則:一是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二是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三是處理好科技創新企業當前現實和科創板建設目標的關系;四是處理好優先推薦科創板重點支持的企業與兼顧科創板包容的企業之間的關系。
同時保薦機構在推薦企業時,應該優先推薦以下三類企業:一是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二是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企業;三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企業。并要求保薦機構,在推薦前要對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審核,看其是否符合科創板的要求,做好前期核查論證工作,做出專業判斷,并出具專項意見。也就意味著,保薦機構在推薦申請科創板企業時,將承擔更大的責任,正也是監管機構防范申請企業潛在風險的重要手段。
其次,本次科創板的落地,實現了四大突破,分別是:1.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2.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3.允許紅籌和VIE架構企業上市;4.采用注冊制而非審核制。這其中試點注冊制,對于科創板發展影響巨大。不同于核準制既要審查材料,又要審核價值,注冊制只需要審查材料即可。因此,注冊制相比于核準制,可以大大提高證監會的審查速度,如當前規定的審查時限是在3個月以內,相比于主板上市的幾年排隊期,科創板審查速度堪比光速。同時,試點注冊制大幅度降低上市成本,激發科創類企業上市熱情,提高科創板的流動性。
最后,試點注冊制也是將上市門檻進一步放低,讓一些過往擋在上市門外的優質企業能夠進入。但門檻的降低,并不等于將科創板變成魚龍混雜的大染缸,監管層為保障科創板內企業的質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制定了細致且詳密的要求,如:企業科創能力評判標準、尚未盈利企業信息披露要求、發行條件中明確限制性條件(重大公共安全違法記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存在對發行人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位于國際避稅區且持股層次復雜)、市值確定、研發投入標準(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員工持股、研發支出變化及涉密信息披露等等。
科創板的優勢
想象空間巨大,未來市場體量值得期待。科創板就如同一張潔白的畫卷,等待著管理者、掛牌企業、投資者涂畫色彩。如果把掛牌企業比作魚的話,投資者手中的資金就是水,科創板這個市場能夠有多大的體量,既要看市場中積累多少的水,又要看市場中有多少條大魚,兩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掛牌企業方面,科創板要吸引更多優質的獨角獸企業進入,同時增加市場的開放性。在投資者資金方面,個人投資者50萬資產門檻和2年證券交易經驗,同時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私募基金未來均可投資于科創板,保障科創板擁有充足的資金來源,促進交易的活躍度
審核效率高,市場管理更為親民。根據《注冊管理辦法》中對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流程做出制度安排,實現受理和審核全流程電子化,全流程重要節點均對社會公開,提高核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展示出科創板不同于主板、中小企業板的特征,即更多的從申報企業角度考慮,努力降低申報企業負擔,并且是由監管層主動來提升自身審核效率。
多方面監管保障體系,防范潛在風險。雖然在門檻條件上,科創板相對較低,但其在監管保障機制,著力打造更為安全的市場交易環境,防范未來潛在風險。比如:科創板將建立全流程監管體系,對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的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以及相關責任人員加大追責力度。再比如:科創板將推行史上最嚴退市制度,根據科創板特點,優化完善財務類、交易類、規范類等退市標準,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
科創板對資管市場的影響
對證券市場的影響:A股對應科創板概念股可能會迎來一波上漲,同時對于券商股也是利好消息。這里引用湘財證券的分析,其科創板帶來的證券市場投資機會來自三方面,一方面其可對A股整體走勢產生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會帶來科創板上市企業所開創的增量市場投資機會。最后一方面是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生物醫藥、國防軍工等高新技術行業中符合相關要求的獨角獸公司或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科創板的出現,既是對現有證券市場的巨大補充,又是對其他板塊的巨大助力,就如同在平靜的水面中,丟入一顆石子,掀起陣陣漣漪。
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影響:科創板落地,將帶給各大證券公司大量保薦業務,對于證券公司來說,是巨大的利好。不僅僅提升了自身的業務規模,還將在證券市場中提高自家公司的市值。但科創板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影響,不僅僅限于證券公司,還包括公募基金、信托、銀行理財子公司、私募基金等等。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50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當向經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機構投資者(以下統稱網下投資者)詢價確定股票發行價格。”即未來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銀行理財子公司等等都將成為科創板市場中參與者。
這些金融機構是否會針對科創板設計投資產品?未來科創板企業股票是否會成為市場中投資熱點?以及不同金融機構的科創板相關產品之間會有哪些競爭和不同?這些問題都將在未來逐一給出答案。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不管是信托、銀行理財子公司還是公募、私募基金都在密切關注科創板動向,這一領域也是未來各大金融機構的重點布局方向。
對私募股權類基金的影響:這里為何將私募股權類基金單獨列一檔呢?是因為科創板的出現,對于私募股權類基金是重大利好,對于股權類投資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本次科創板針對的企業主要為科技創新類企業,重點支持三類企業,一是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二是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企業;三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企業。而這些類別企業,也是股權類基金所投資的范圍。
其次,股權類基金常見退出方式有三,分別是IPO上市退出、并購退出和清算退出,其中IPO上市退出被視為股權類基金最佳的退出方式,但過往由于A股主板上市條件較高,同時排隊期較長,造成了股權類基金想要IPO退出的難度。而科創板的出現,股權類基金所投資的科創類企業可以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在科創板上市既可以順利符合上市標準,又可以降低上市成本,縮減上市時間,可謂是兩全其美。也就意味著,未來股權類基金所投資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實現退出的案例將會激增,股權類基金的退出路徑將更為順暢。
最后,科創板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股權類基金過往的最大不足,即投資退出時間過長。不管是VC投資的5—8年,還是PE投資的3—5年,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一投資期限都較為漫長。而如果股權類基金所投資企業可實現在科創板上市退出,將極大縮短這一投資期限。以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為依據,其中明確審核期限在3個月,大大提升審核效率。同時未實現盈利企業也可申請發行上市,這點對于股權類基金投資項目也是巨大幫助,有助于幫助處于成長期的科創類企業實現上市,大大縮短過往的上市時間。
【時貳閆附圖】科創板上市審核及注冊流程圖
總 結
科創板的落地,能夠引發多大的風暴。一方面要看政策的扶持力度,能否給科創板足夠的政策耐心,能否不遺余力的支持科創板創新發展。對于一個新的市場,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個逐步適應、逐步發展的過程。如果只是三把火的政策做法,最終科創板只會變成下一個創業板、中小企業板。另一方面,也需要市場對其的接受程度,只把魚兒引來,卻沒有足夠的水源,只會導致市場活力不斷下降,最終走向萎縮。科創板,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資金引進來?如何讓資金留下來?而不是讓這個市場變成豪賭的游戲,變成過山車的走勢。
對于科創板的未來,筆者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希望這一次執行力度如此之大的科創板,能夠給每一個參與者滿意的答案。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時貳閆”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