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債看市
來源| 小債看市(ID:little-bond)
“妖鎳”橫行,全球最大不銹鋼生產企業青山控股遭海外巨頭阻擊。
近日,在倫敦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LME”)鎳價暴漲之際,全球最大鎳及不銹鋼生產商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控股”)被推上風口浪尖。
市場盛傳,由于俄羅斯鎳被歐美制裁無法交割,使得青山控股20萬噸鎳空單被逼倉。國際礦業巨頭嘉能可(Glencore)趁機在LME抬升鎳價,軋空青山控股,并劍指其印尼鎳礦60%股權。
如果沒有減倉,面對這兩日行情,青山控股將面臨最高浮虧160億美元巨額損失。
針對傳聞,青山控股回應稱,公司開會在整理相關資料和內容,屆時將會統一作公開回應。
隨后3月8日晚,LME采取了一些監管舉措:一是在倫敦時間3月8日8:15(北京時間16:15)暫停所有方式的期鎳合約交易;二是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3月8日0時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
同時,LME還將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LME的這一系列舉動,被市場解讀為替青山控股爭取了更多時間。
據悉,多年來青山控股經常使用遠期合約出售鎳,作為公司定期對沖的一部分。
而青山控股此次大額虧損的一大原因是,LME的鎳交割品是含鎳量不低于99.8%,而其生產的鎳產品含鎳量達不到,難以在LME交割。
當下,俄烏戰爭時期,俄羅斯出產的鎳產品無法及時供應到國際市場,而俄羅斯本身就是鎳產大國,如此高比例份額的缺席,立刻觸發了鎳價暴漲的按鈕。
《小債看市》注意到,青山控股歷史上曾發債4次,且于2019年已全部到期,近年來再無發債記錄,說明公司流動性充足。
青山控股發債歷史
02 中國鎳王
公開資料顯示,青山控股總部位于浙江溫州,是青山實業麾下一家主要從事不銹鋼及相關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
青山實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旗下擁有青拓集團、永青集團、青山控股集團、上海鼎信集團、永青股份等五大集團。
從股權結構看,青山控股的控股股東為上海鼎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3.7%,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項光達。
青山控股在國內擁有浙江、福建、廣東三大生產基地,主要生產不銹鋼粗鋼、熱軋、冷軋等;其境外不銹鋼布局則主要分布在印尼青山園區,基本實現不銹鋼一體化生產。
2020年,青山控股不銹鋼粗鋼產量達1080萬噸,產能超過1000萬噸,約占中國市場供應量的35.8%,占到全球產量的21%。
同年,青山控股實現營收380.12億美元,實現利潤8.26億美元,超越了營收364.88億美元、排名第351位的沙鋼,成為中國民營鋼企第一。
2021年,青山控股營收超3500億元,利潤達數百億。
截至2018年中,青山控股總資產為544.83億元,總負債320.57億元,凈資產224.26億元,資產負債率58.84%。
其中,青山控股剛性債務有230.29億元,主要以短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負債率為72%,可見其有息負債占比較高。
近年來,青山控股掌門人項光達一直是全球鎳市場價格波動關鍵人物,2019年他從LME倉庫大幅提現貨,推升價格大幅上漲。
2021年,項光達宣布在印尼找到更便宜方式生產新能源用鎳,觸發一波鎳價格下跌。
今年2月,項光達在期貨市場押下大筆賭注,他和幾位同行積累了鎳衍生品空頭頭寸,以對沖鎳價下跌的風險。
沒想到,國際形勢風云突變。
自俄烏戰爭以來,石油、天然氣、小麥和工業金屬價格經歷了混亂的波動。同時俄羅斯是鎳的主要供應國,由于作為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原料的需求強勁,鎳本已出現供應短缺。
市場恐慌,加之鎳倉單過于集中,國際炒家趁機大炒,推高了LME鎳價格大幅走高。
通常,鎳價每天變動幾個百分點,而本周一股價飆升66%,周二短暫翻了一番。
如果青山控股開有大筆空單,倫鎳價格一上漲,就要追加保證金,連續兩日鎳期貨暴漲,如果交不起保證金,認虧平倉,將損失慘重。
目前,青山控股處于兩難境地,此次逼倉事件很可能會成為項光達的滑鐵盧。
03 溫州首富
1988年,項光達開始創業,最開始做汽車門窗,掙得第一桶金后萌生了辦鋼鐵廠自己生產不銹鋼的想法。
四年后,項光達成立青山控股的前身浙江豐業集團,切入到不銹鋼行業。
2004年,青山控股的不銹鋼年產能突破80萬噸,已經成為國內不銹鋼行業舉足輕重的角色。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國內鎳資源有限,同時出于成本考慮,青山控股選擇繼續往上游擴張,解決“鎳不足”的問題。
2008年,時逢金融危機、全球礦企景氣度不足,青山控股斥巨資買下全球最大鎳礦出口國印尼的4.7萬公頃紅土鎳礦開采權,正式向產業鏈上游進軍。
此后,為應對印尼政府紅土鎳礦出口政策的變化,青山控股在印尼投資建設了不銹鋼生產線和鎳鐵產線,從單純的采礦轉變為生產鋼鐵成品。
2010年,在不斷的創新驅動下,青山控股在國內率先采用RKEF工藝生產,并且首次把不銹鋼生產跟RKEF生產工藝流程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了全球第一條RKEF-AOD不銹鋼一體化生產線。
由于RKEF-AOD工藝可以節省800元/噸的生產成本,此后青山控股在行業里面的競爭力大幅增加。
坐擁豐富的上游鎳礦資源優勢,青山控股在2017年開始進軍新能源行業。在三元電池正極材料領域中,由于高鎳材料能量密度較高,且和鈷相比價格較低,鎳市場前景大好。
就這樣,經過20多年時間,到2019年青山控股登上世界500強榜單,以342億美元的營收規模位列第361名。
隨著商業版圖的不斷擴大,項光達在《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以215億元的資產,穩坐溫州首席富豪的位置,亦被外界視為是浙江最神秘、低調的富豪之一。(作者微信:littlebond1)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小債看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