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地產資管界
來源:地產資管界(ID:reamdaily)
近日,黑石集團(Blackstone)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各項指標開始回暖。其在2020年三季度獲得17億美元凈收入,遠超去年同期的11.7億美元;其中,三季度可分配利潤為7.9億美元,微超去年同期7.8億美元。
10月份,黑石疫情后首次在國內商業地產投資領域出手,以12億人民幣總價收購融創旗下上海香溢花園三期第四棟項目,受到廣泛關注。
業績回暖,資管規模再創新高
受疫情拖累,黑石集團年初業績遭受顯著損失,今年一季度,在遭受42億美元投資損失下,一季度總收入為-30.8億美元。但隨著全球股市趨穩,其業績亦反彈。2020年二季度黑石集團所有業務開始實現增長,其中私募股權基金漲幅最高,為12.8%。
根據黑石集團本周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總收入達3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總收入17.4億美元上升74%;截至三季度末,集團2020年實現累計凈收入29.64億美元,有效彌補了一季度損失。
黑石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表示,在如今充滿挑戰性的投資環境與利率處于歷史低位的全球背景中,黑石集團第三季度業績表現出色,投資強勁且收益增長。
蘇世民還稱,與疫情持續擾亂全球經濟和社會情況相反,黑石集團還在業務投資部署方面有了良好積極的勢能。
不動產與私募股權版塊一直是黑石集團尤為重要的業務。
2020年第三季度黑石集團總資產管理規模 (AUM)為5844億美元(約39107億人民幣),再次刷新紀錄。其中,不動產三季度AUM為1738億美元,同比上升11%;私募股權三季度AUM達1893億美元,同比增加9%。
來源:黑石集團2020年Q3財報
黑石集團永續資本AUM同樣出現明顯增幅,2020年三季度永續資本達11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970億美元同比上增18.8%。
在以增長量/總收益衡量的投資表現方面,不動產與私募股權版塊同樣亮眼。
數據顯示,黑石集團旗下對沖基金和信貸保險三季度僅分別同比增長3%、4.4%,而不動產增幅較為明顯,私募股權版塊更是達到了二位數的漲幅,其中,Tactical Opportunities基金同比增長10.7%。
圖:2020年Q3黑石集團業務投資表現
來源:黑石集團2020年Q3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對其迅速發展的物流業務組合注入更多資金,黑石集團在本周內開展了兩筆交易:以12億美元從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收購Simply Self Storage,及支付6.18億美元從Prologis Inc收購英國的工業地產。
“退出中國”又“重倉中國”
“地產PE之王”黑石與中國市場的緣分則是由來已久。
自2008年黑石完成第一筆投資起,據不完全統計,黑石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累計投資額接近300億元,投資范圍囊括了寫字樓、購物中心以及綜合體。其中,大部分投資發生在2018年以后。
有意思的是,黑石在2013年就曾全面清盤自己持有的國內商業不動產,當時號稱是“退出中國”。
近兩年,黑石又加快了在國內收購物業的步伐,僅2019年,黑石就斥資200億四處買樓。
2019年2月,美國商業地產運營商 Taubman Centers宣布將亞洲分公司 Taubman Asia 旗下三家位于韓國和中國的購物中心 50%的股權出售給黑石集團旗下基金,交易金額為4.8億美元。
同年3月,黑石又以15億美元收購了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長泰廣場。
幾天后,香港國際建投宣布,黑石將向海航收購香港國際建投69.54%股份,交易價格70.23億港元。
2020年3月9日,市場傳聞稱,黑石集團正在與SOHO中國就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黑石提出的私有化價格為每股6港元。但在5月份,市場傳出由于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SOHO中國的業務前景難以評估,黑石已經暫停了與SOHO中國的談判。
2020年10月,黑石疫情后首次收購國內商業地產項目,以12億人民幣總價收購融創旗下上海香溢花園三期第四棟項目。
從“重返中國”到“重倉中國”,可以看出,以黑石為代表的外資看好中國長期發展機會。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地產資管界”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近4萬億!黑石集團總資產管理規模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