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李庚歡
來源:匯執(ID:zhixinglawyer666)
背景調查目的
背景調查主要是指不良債權的背景調查,通常情況下對于一個不良債權是否具有可回收性?投資人是否具有可投資性?都是該背景調查的主要目的,通過近乎全面和客觀的背景摸查,做出一個風險和回收的初步預判,該預判就是不良債權盡職調查報告的基礎。
背景調查的基礎
背景調查的基礎是該不良債權本身,對于不良債權本身的內容具體情況就不是很明了,有時候可能能夠獲得該債權豐富的信息,有時候可能只有一個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名稱,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團隊發揮自己的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有限的內容作出一定的擴展,比如該債權只知道債務人的名稱,但是不知道該債務人的身份證號碼,這個時候不利于對該債務人作出涉訴和涉執信息的判斷,此時我們可以利用裁判文書網得知其出生年月,通過天眼查得知其除了出生月日信息的其他內容,兩項整合即可得出該債務人的身份信息,通過該身份信息可以對債務人的涉執信息作出全面的了解;再如,在當下三證合一的市場環境下,我們通常會將法人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查詢信息的主要標志,但是經過多數的核查和檢驗發現,在部分情況下組織機構代碼也能夠查詢出一些重要信息,并且這些信息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無法查到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時間上的銜接問題。
總之在僅有的信息項下要得出更多并且準確的數據信息非常考驗律師們的檢索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并且要對該信息作出客觀的判斷,這是背景摸查的初步基礎。
背景調查的方法
背景調查的方法主要是信息方面的檢索和整合,或者說信息的檢索和羅列,初步進行調查的時候并不會涉及到后續執行思路的設計,主要是對于基礎信息的篩選和平鋪,因此更多的是數據信息的羅列與初步分析,每個人采取的分析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是對于獲得數據和信息的手段大差不差,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主要工具。
(一)執行信息公開網:該網頁主要是對債務人的涉執信息進行了解和分析,一般情況下債務人如果有其他案件進入執行階段,通過執行信息公開網可以獲得較多的相關信息,比如該債務人的執行標的、此債務對應的債權信息,在明確執行案號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裁判文書網進一步明確該債權是基于判決還是公證債權文書,如果基于判決那么可以明確的信息將會更多,涉及到是否有抵押物,抵押物所有權情況,抵押物的查封情況等。除了對該筆債權的了解,整體上可以把控該債務人的負債情況,以此來估計該債務人的償債能力。
(二)裁判文書網:裁判文書網可以獲的的信息非常全面和多樣,針對不同的需求可以獲取自己需要的核心信息,例如債務人的身份信息、債務人的抵押財產情況、債務人的對外債權情況等等,在這方面信息的獲取中較為考驗律師的耐心度和仔細度,是否能夠在判決中捕捉到核心的信息和對于本債權有相關性的信息。
(三)企查查、天眼查:這是兩個比較常用的查詢法人或者自然人相關信息的第三方網站,上面詳盡的羅列了能夠對外公布的幾乎所有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涉訴信息、涉執信息、股權情況、稅務情況、管理層面情況、對外投資情況等。對于大部分的律師來說上述兩個網站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通道,甚至會將該報告作為整個調查報告的核心內容,但是根據多次的摸查情況來看,上述兩個網站的信息較為零散和具有重復性,比如在涉執和涉訴信息上羅列較為凌亂,也會出現執行信息網上并沒有,但是該網頁上有的情況,那么究竟是該債務人已經履行完畢還是兩個網站的信息沒有做到同步,該信息是否需要被采納還是被篩選過濾掉,都是律師應該仔細進行分析和判斷的;再如有關于該債務人是否具有對外的債權,除了涉訴信息中判決的情況可以做出分析,上述兩個網站上的對外投資情況也較為重要,雖然對外投資不是可以直接迅速變現或者說不具有可得利益予以還債的實現可能,但是該情況作為債務人的一部分,也能夠納入到對債務人回款能力的分析中去。
舉出以上例子旨在明了一件事,上述兩個網站是具有一定甚至大部分的參考性,也非常大的方便和提高了律師們的效率,但是作為律師行業從業者必須有質疑和自我判斷的能力,切記全盤認可和謄抄。
(三)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該系統與企查查、天眼查的效用基本一致,兩者主要的區別:第一企查查與天眼查是第三方的系統,具有一定參考性但不具有法律上的或者是政務行政上的認可力;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是官方的信息披露網站,在法律上和行政事務上具有認可力。第二,國家企業公示系統主要是針對企業的信息進行實時的反饋和披露,而不涉及自然人;企查查和天眼查不僅有企業的相關信息披露還包括自然人的信息披露。以上可以做出一個提示,在對外的背景調查報告或者盡職調查報告,如果能夠在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查詢到的信息,最好將其作為信息來源更有說服力和公信力。
(四)百度、微信:這是兩個基礎的獲取信息的來源,相交于其他的查詢方式可能會獲得一些其他的信息,例如上市情況、參會情況 、融資情況、其他披露出來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對于債務人的該筆債務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可別情況下也能做出一些關聯性的分析。
(五)實地走訪、關聯人訪談:實地走訪主要針對的是該不良債權的抵押物情況或者債務人、保證人的資產情況,尤其是不動產的情況,包括不動產的抵押權情況、所有權情況、周圍設施情況、交通情況、相似地段的售賣情況等,以便對該不動產做出拍賣或者投資估計;關聯人訪談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上述所有查詢情況不能夠查詢到的信息,尤其是對外債權的情況。
信息整合
上文中談到的都是有關信息的獲取,接下來最關鍵的內容就是對于收集的信息進行整體整合分析,比如對于涉訴信息和涉執信息進行對比整合,將一個完整的案件鏈條進行整理,再比如對抵押物的整體分析,例如對抵押物的環境情況、位置、新舊程度做一個整體的分析,得出該抵押物的估值,判斷其流動性或者說拍賣的最終情況。對于抵押物來說能否進行變現,能夠變現多少至關重要。
思考總結
通過對以上所有的信息獲取、整合和分析,最終需要得出此次背景摸查的具體幾個方向:第一,初步判斷不良債權的執行可能性,通俗的說就是是否具有可回收性;第二,初步判斷執行方法,是否要通過通常的公權力強制執行,或者采用和解、或者需要和其他的債權人一起對抵押物進行推拍等等,不同的案件情況需要作出不同的執行建議,以便達成最好的執行效果。第三,風險評估,一個不良債權的整體分析不僅僅是包括基本信息和執行計劃,還有一部分重要的就是風險評估,在可回收性和風險中進行權衡,如果具有可回收性,但是本身存在的風險太大,那么可行性也不高,如果可回收不高但是風險相對較小,那么也是可以一試。因此最終要對風險和整體情況作出合理的綜合判斷。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匯執”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不良債權背景調查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