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來源:劉韜
執行程序是實現債權人債權的最后一道程序,為債權人利益最大化提供合理的保證。在司法實務中也出現很多疑難點需要律師注意。
執行程序中出現如下多種執行依據:民事裁判文書、調解書;行政裁判文書、調解書;刑事判決書涉財產部分;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商事仲裁裁決書、調解書;勞動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支付令;公證債權文書;國內認可的境外判決書、裁決書。
根據執行依據,研究法律問題,要結合真實的案例,先看如下一個真實案例:
事件1、A與B因借貸關系對B公司享有到期債權1000萬,A起訴B,勝訴后申請強制執行到執行法院。
事件2、B與C因為股權買賣關系,對C享有到期債權2000萬,B未起訴C。
事件3、執行法院依據A的申請,向B的到期債權第三人C發出履行通知書,C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異議,否認雙方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執行法院不再執行該到期債權。
事件4、A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刑罰,A借給B的1000萬,被刑事判決書認定為贓款。執行法院再次依據刑事判決書強制執行A借給B的1000萬,將B追加為被執行人,并再次向C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問題1、本次執行中,執行法院可否將B列為案件被執行人?
問題2、本次執行中,執行法院以刑事判決為執行依據,還是以之前的民事判決為執行依據,還是以兩者為執行依據,兩個判決是否沖突?
問題3、本次執行中,執行法院向C再次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C作為B的到期債權第三人,將款項劃撥致法院,執行法院發出的協助執行是否有法律依據?
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執行人依據的法律及司法解釋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生效日期:2014年11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2008年修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2016年12月1日生效)、《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解釋》、《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解釋》及其他刑事及民事實體法。
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有:
1、被執行人系公民,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1、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申請執行人申請變更、追加該公民的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受遺贈人或其他因該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取得遺產的主體為被執行人,在遺產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情形2、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被宣告失蹤,申請執行人申請變更該公民的財產代管人為被執行人,在代管的財產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3、合并/分立——申請變更、追加合并/分立后新設立的法人或其他組織。
情形4、個人獨資企業(不能清償)——申請變更、追加其投資人 。
情形5、投資人——可以直接執行該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
情形6、個體工商戶——可以直接執行該字號經營者的財產。
問題:被執行人為經營者,可否直接執行該經營者個體工商戶的財產?或者追加個體工商戶為被執行人?
情形7、合伙企業(不能清償)——申請變更、追加普通合伙人
情形8、合伙企業(不能清償)——申請變更、追加未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有限合伙人在未足額繳納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3、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9、法人(總公司直接管理的責任財產不能清償)(申請法院直接執行分公司)——法人分支機構(分公司)。
情形10、法人分支機構(分公司不能清償)(申請法院直接執行總公司)——法人(總公司直接管理的責任財產仍不能清償)(申請法院直接執行總公司的其他分公司)——其他法人分支機構。
情形11、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法人分支機構以外的其他組織作為被執行人(不能清償)——申請變更、追加該其他組織的債務承擔責任主體為被執行人。
舉例: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團法人、商會協會
情形12、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不足以清償)——申請變更、追加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出資人或依公司法規定對該出資承擔連帶責任的發起人,在尚未繳納出資的范圍內依法承擔責任的。
4、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13、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不足以清償)——追加抽逃出資的股東、出資人,在抽逃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
情形14、被執行人為公司(不足以清償)(股東未依法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申請變更、追加該原股東或依公司法規定對該出資承擔連帶責任的發起人為被執行人,在未依法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
情形15、被執行人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足以清償)(股東不能證明獨立)——申請變更、追加該股東為被執行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
5、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16、被執行人為公司(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由申請執行人承擔舉證責任)——申請變更、追加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為被執行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
情形17、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被注銷或出現被吊銷營業執照、被撤銷、被責令關閉、歇業等解散事由后,其股東、出資人或主管部門無償接受其財產,致使該被執行人無遺留財產或遺留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申請變更、追加該股東、出資人或主管部門為被執行人,在接受的財產范圍內承擔責任。
6、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18、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未經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在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第三人書面承諾對被執行人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申請變更、追加該第三人為被執行人,在承諾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的。
情形19、第三人向執行法院書面承諾自愿代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執行過程中)——申請變更、追加該第三人為被執行人,在承諾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執行和解中,第三人作為擔保人提供擔保,被執行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執行該第三人(擔保人)的財產。
7、被執行人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追加被執行人的法定情形?
情形20、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依行政命令被無償調撥、劃轉給第三人,致使該被執行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申請變更、追加該第三人為被執行人,在接受的財產范圍內承擔責任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8-30、32條,申請人申請變更、追加執行當事人,應當向執行法院提交書面申請及相關證據材料。除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外,執行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查并公開聽證。經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變更、追加;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執行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執行法院審查變更、追加被執行人申請期間,申請人申請對被申請人的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執行法院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的規定辦理。申請執行人在申請變更、追加第三人前,向執行法院申請查封、扣押、凍結該第三人財產的,執行法院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辦理。被申請人、申請人或其他執行當事人對執行法院作出的變更、追加裁定或駁回申請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但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應當提起訴訟的除外。被申請人或申請人對執行法院依據本規定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七條至第二十一條規定作出的變更、追加裁定或駁回申請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執行法院提起執行異議之訴。被申請人提起執行異議之訴的,以申請人為被告。
公司法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之外的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追加被執行人相關的法定情形:
情形1、公司股東濫用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情形2、公司解散時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未繳出資股東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情形3、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包括名義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且以未出資本息為限。 公司的發起人與該出資不實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公司的發起人承擔責任后可向該出資不實股東追償。
情形4、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情形5、當事人約定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股東在非貨幣財產貶值后承擔補足出資責任的,該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情形6、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的股東被解除股東資格,在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之前,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的股東應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或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公司發起人或協助抽逃出資的股東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情形7、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后可向該出資不實股東追償,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情形8、公司股東未依法履行清算義務并造成一定后果的,需對公司債務承擔一定的責任。
情形9、公司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需在造成損失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
情形10、公司股東怠于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情形11、公司股東在公司解散后未依法清算并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需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情形12、公司未經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承諾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則應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查找被執行人或者被告財產線索思維方程式:
除了………..還…………..?
除了被執行人,還有沒有其他人可以成為被執行人?
被執行人除了這套房,還有沒有別的房子?
被執行人除了房子,還有沒有其他的財產?
被執行人的財產除了在自己這,還會不會藏在別人那?
被執行人除了有這個爸爸,還有沒有別的爸爸?
被執行人除了這個媳婦,還有沒有別的“媳婦”?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劉韜”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