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落英
來源:落英財局(ID:lycaiju)
上周末的時候,美國出臺了非農就業數據,老讀者應該都知道這個還挺重要的。
因為對于美國來說,只要經濟沒有明確的顯示出來強勁的增長,是不能收緊貨幣的,否則就會出大問題。
讓本就在那里抽搐的歐洲經濟,突然來了一錘子,導致歐債危機再度爆發,并且釀成了更大的沖擊。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各國央行不再傻乎乎的冒風險,做出經濟不好的時候加息這樣的蠢事兒。
從美股其實也能看出這些端倪,如果美國復蘇很不錯,對應的道瓊斯指數就會漲的不錯。
對他們來說,搞錢才是第一位的,這點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這樣要挨錘的。
寶寶們可以這么理解吧,道瓊斯指數類似于我們的上證50這種強宏觀的指數,或者理解成價值類的風格回來了也可以。
畢竟對于股市來說,大家炒作的是未來的預期,而不是現在。
02
其實道理很簡單,目前全球仍然是最強的國家,但是它的經濟增速在不斷的下滑。
這一點從美國的匯率也能看出來,從某方面來說,匯率相當一個國家的估值。
這三個周期里面,美元的強勢程度,一個周期比一個周期差。
比如,最近的2014年的美元周期,要比1990年代的那個周期要弱。
雖然從數據上面來看,美國制造業占比在不斷的上升,但是中國和歐盟也在擴張新能源等綠色經濟。
并不能說明,經濟的潛在生產率是提高的,這是各國經濟競賽的結果,不是美國單方面的經濟復蘇。
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美國的經濟下滑是注定的。
為了對沖這種情況,他們采用的辦法就是美股永遠漲。
從而影響到需求,這會造成負反饋。
03
那么怎么實現美股永遠漲呢?
另外一種方法呢,就是美聯儲不斷的買美國的企業債。
舉個栗子,比如現在股價50元,董事會就給高管們買入100萬股作為股權激勵,行權價格為70元一股。
那如果沒有漲到70元,就無法行權,這部分股權激勵就是白紙一張。
高管只是靠業績增長,是沒辦法很快將股價推升上去, 但是用發企業債的方法可以實現。
因為買方在變多嘛,買回來的股票再注銷掉,這樣轉一圈,每股的凈利潤看上去就會賞心悅目,然后再來一波。
可是股票注銷了就是沒了,借了債還是要還的利息得嘛。
高管層們就這樣年復一年用這樣的手法來推升股價,搞事的公司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蘋果、微軟、波音、通用等這些巨型跨國公司。
那公司融資成本會變高,也就是資產負債表里面用來還掉債務的錢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利潤就會越來越少。
嘮了這么多,并不單單只是指數大洋彼岸的問題,問題關鍵在于這并不是美國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通用的問題。
不是嚇唬大家,很有可能,日本央行是全球各國央行的宿命。
歐洲和美國先后滑入負利率,無論放了多少水,嗑了多少藥,都證明了利率病本身是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治好的。
不過哪怕是我們國家,今后利率長期下行也是大趨勢,這點從余額寶、銀行理財、大額存單等的收益上已經充分體現了。
而我們需要做的,除了降低預期,就是開源節流,猥瑣發育。
工作上,能少劃水就少劃水吧,謹慎跳槽、謹慎創業,穩住自己的現金流。
投資上,別再指望一夜暴富、會所嫩模了,增加穩健資產的配置比例。
說句心里話,現在投資一旦出現大的失誤,回血比前幾年難多了,因為市場機會少了很多,今年暴利行業也是接連被捶。
國家現階段的目標是共同富裕,我們順應時代的號召,跟著黨的號召走就行。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落英財局”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聊個大趨勢,賺錢會變難……